阅读是成本最低、收获最高的投资,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

熊孩子(四)

熊孩子(四)


来源:中国儿童文学网  作者:黄啟坚

  最近,政教处梁副校长常常接到学生勒索的“报案”。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。现在校园里正开展扫黑除恶、打击校园欺凌行为的专项活动,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顶风作案?梁副校长于是认真对“受害人”作了详细的询问。据受害者反映,他们都是遭到四、五个男孩子的勒索,他们胁迫受害者每个月交10元的保护费,不然见一次打一次。据有些受害者提供,有一个就是五(1)班人称“牛魔王”的罗艺。梁校长一听,恨得咬碎钢牙:“不用审了,肯定又是这小子干的‘好事’!这回一定要让你有好果子吃!”
  很快,罗艺被“提堂”到了政教处。“罗艺,你干了什么好事?”快快招来。“没干什么啊!我这段时间挺乖的。”罗艺是揣着明白当糊涂。梁校长冷冷地说:“你还不承认,最近有好几个同学反映遭你勒索。”“有吗?谁乱告我,我打死他!”罗艺恶恨恨地说。“好啊!看来没有人证你是不会承认的!”于是梁副校长便请出了几位证人。这几位证人之所以敢站出来作证,梁副校长可是费尽了口话。一方面鼓励他们大胆站出来,铲除“罪恶”,另一方面还动用家长来劝说他们。当证人出现在罗艺的面前时,还没说话,罗艺却抢先说道:“你们可不要乱指认,认错了后果很严重!”在罗艺的恐吓下,证人被吓得脸色苍白,连话也不敢说了。梁副校长一拍桌子:“说,大胆说,学校一定会为你们撑腰的!”“是的,就是他!”证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说。在铁证如山面前,罗艺再也无法不认罪伏法了。可当梁副校长问他还有哪些帮凶时,他拍拍胸口说:“一人做事一人当,我们绝不会出卖自家兄弟的!”“你以为你是梁山好汉吗?不供出同伙,罪加一等。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。”最后在梁副校长的威迫利诱下,罗艺才交代了同伙和作案的经过。
  很快,一个个同伙都迅速落网。有的是四年级的,有的是五年级,甚至还有六年级的,但都不是同一个班级。正所谓:“蛇无头不行,鸟无翼不飞。”任何作案团伙都会有它的头目,但谁是他们的领头羊呢?罗艺才读五年级,不会是他吧?为了戴罪立功,那些团伙成员都是竹筒倒豆子似的把做的“好事”一字不漏地供了出来。果然没有猜错,他们都众口一词地供认是受罗艺指使的。梁副校长感到有点奇怪:“罗艺凭什么会成为他们的大哥大的呢?讲打架,六年级那小子比他厉害得多了;讲智慧,他充其量是蛮牛一只;讲声誉,罗艺可谓是臭名远扬。”于是,梁副校长就继续审问他们为什么甘愿为虎作伥,死心塌地当罗艺的马仔。他们又不约而同地说:“罗艺出手大方,豪爽。”
  原来,他们都是在罗艺的金钱攻势下俯首称臣的。几个月前,罗艺一下变得豪气起来,动不动就“一掷千金”,凡是认识他的人,无不受到他的“恩惠”。小的如口香糖、快食面、胶布等,大的如玩具、饮料等,只要你有需求,他都毫不犹豫地满足你。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在罗艺大撒金钱雨的进攻下,像蝴蝶围绕花朵似的网罗了一群围着他转的“朋友”。他们之中又有四五个成了罗艺鞍前马后的忠实马仔,唯他马首是瞻,与他一起为非作歹。
  听了他们的汇报,梁副校长真有点哭笑不得:小小年纪便学会黑社会的那一套,长大了还得了!这都是电视惹的祸!”其中一个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:“罗艺哪来那么多钱呢?这中间一定有蹊跷!”为了揭开真相,梁副校长又找来了罗艺进行了连番“审讯”。罗艺的口像上了锁似的,无论你问什么,他都坚决一言不发,一幅视死如归的样子。见从他嘴里实在吐不出象牙了,梁副校长决定从他父母身上打开缺口。
   当梁副校长把情况反馈给他的父母时,他的父母恍然大悟地说:“怪不得我的钱不见了几千块,果然是他偷了!”原来,前几天,罗艺的父母才发现放在柜子里的钱少了几千块!便怀疑是罗艺偷了。可是无论怎样审问,就算把他捆起来打,他都坚决不承认,苦无证据之下,他只好认为是小偷进家了。今天听梁副校长一说,联系到种种迹象,便确定真的是笼里鸡作反了。在证据面前,罗艺再也无法抵赖了,只好一五一十地交代问题。原来有一次他发现父亲把做生意的钱放在一个柜子里,刚好柜子又没有上锁。看着那一大沓红通通的钞票,他不禁垂涎三尺。把钱全部拿走,又怕父母会发现。于是灵机一动,每天拿走一张不就不会发现吗?果然不出所料,他的父母竟然连续几个月都没有发现少了钱,直到有一次清点时才发现钱少了。不过,这时罗艺已经花了几千块钱了!听完罗艺的交代,案情终于大白于天下了。
  罗艺已经是政教处的“常客”了,可是他仿佛誓要把政教处的“牢底”坐穿不可。这不,前脚刚走,后脚又跟了上来。
  一天早上,罗艺早早便回到了学校。校园里还非常的宁静,课室里灯火通明,而楼梯却只有一盏微弱的灯光,人走在里面感觉阴森森的。罗艺放下书包后,无所事事地坐在座位上数手指。忽然,他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——有人回来了。这时,一个恶作剧像闪电般在他的脑海里划过。他哈哈地奸笑两声,然后飞一般地埋伏在楼梯口。这时,他偷偷看见有两位女生说笑着上楼。近了,近了……突然,他箭一般蹿下楼梯,一边跑,一边大叫:“有鬼啊,快跑!有鬼啊,快跑……”罗艺的突然大喊大叫,顿时吓得两位毫无防备的女孩子花容失色。她们想都不想,立刻跟差罗艺转身就跑。由于事发太突然了,其中一个女孩子慌乱之中一脚踩空,“哎哟”一声一个倒栽葱便摔倒在楼梯上。罗艺一看闯了大祸,便连忙把女孩扶起来,原来是自已班的李怡同学。这时李怡用右手抬着左手,呜呜大哭起来。头发散乱,脸色白得像纸一样。同学们马上七手八脚地把李怡抬到学校医务室,经初步诊断为左手胫骨骨折。接下来又是一场漫长的赔偿拉锯战,最后以罗艺全额赔偿而告终。
  近段时间,有学生频频向政教处反映有学生在男厕所里吸烟。梁副校长听了不禁雷霆震怒:“谁吃了熊心豹子胆?敢顶风作案。现在学校正在创建全国校园无烟学校,连男老师都不敢带烟回学校,小屁孩却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。”于是,梁校长便迅速投入到侦破工作中去。通过大量的明查暗访,翻看监控录像,很快便锁定了“犯罪嫌疑人。“又是罗艺这个‘牛魔王’!这回非给点颜色他看看不可!”看着眼前这个名字,梁校长既感到生气,又有些无可奈何,“现在的制度对这等屡教不改的熊孩子又能怎么样呢?”很快,罗艺便被“请”到了政教处。审讯非常顺利,在出示了视频和证人证词后,罗艺大大方方地承认了。但他却振振有辞地说:“学校的厕所太臭了,不用烟来压一压,我连隔夜饭都能吐出来。”违反了校规,还强词夺理。梁校长不禁拍案而起:“就你有理,全校那么多人,为什么偏偏只有你拿烟回校抽?照你的说法,是不是全校同学都得抽烟才能上厕所了。犯了错误还不老老实实认错,马上叫你父母过来,马上写检讨,全校点名批评!”梁校长只能再次使出“惩罚”熊孩子的三板斧。
  “罗老师,罗艺经常骚扰我,还给我写情书。”刘英红着脸泪眼婆娑地把纸条递到班主任罗老师手里。罗老一看,不禁哭笑不得。只见字条上用工工整整的字体写道:“英英,你是一朵美丽的鲜花,我为你陶醉!我愿做你的护花使者!”
  “罗艺还怎样骚扰你?”
  “他经常用他牛一般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我,还经常在我的面前唱各种各样的情歌。”
  “罗艺,这纸条是你写的吗?”当罗老师把纸条放在罗艺面前时,罗艺想都没想地承认了。
  “你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纸条?”
  “我喜欢她!”
  “你为什么喜欢她?”
  “她长得漂亮!”
  看着这个花样百出,令人头疼的牛魔王,罗老师不禁又气又恨。他知道无论是讲理还是批评,对他都是百毒不侵的。但事情摆在面前又不能不处理。于是她压压心头的恼火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罗艺,你这个年纪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喜欢不喜欢。这个阶段应该是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才对!再说人家都被惹得反感了,你以后不要再骚扰她了!”
  最近,校园里的灭火器的保险销经常无缘无故地失踪。作为学校安全主管的总务处黄副校长心里十分的恼火,决心把这个捣乱分子揪出来就地“正法”。于是,他决定查看录像找出真凶。他耐心地翻看了最近几天的监控,发现有一个孩子十分的可疑。可由于他每次“作案”都是把头缩进脖里,用大衣上的帽子把自己的头遮得严严实实,根本上无法看清楚他的样子。“这家伙还挺狡猾的,看来非得发动全校师生来认认不可。”黄副校长便把相片发到各班的班主任手机里,发动全校师生来辨认。很快便传来好消息,是牛魔王干的“好事”。正所谓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班主任和同学们从衣着和行动上,一眼但认出作案者就是罗艺。
  “罗艺,你承认偷了灭火器的保险销吗?”面对黄副校长的质问,罗艺显得是气定神闲。
  “我没有偷!你有证据吗?”
  “我当然有证据,我不会冤枉一个好人,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。”黄副校长打开了录像。
  “黄副校长,你冤枉我了,这个人根本不是我!”面对着铁证如山,罗艺还很坚决不承认。
  见罗艺不承认,黄副校长又找来了人证。面对着人证和物证,罗艺只好不再出声了。
  “你把保险销放哪里了?你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?”黄副校长用严肃的口气质问道。
  “我把它们放到了书包里,我只不过贪玩而已。”罗艺又玩起了避重就虚的把戏。
  真相大白后,罗艺又被“请”到了政教处,接受学校的处分。梁副校长最后还是使出了那三板斧——见家长、写检讨、点名批评。
  近日,有不少老师向总务处反映办公用笔常常不翼而飞,办公桌经常被人翻箱倒柜,更严重的是饮水杯还常常散发出一种尿臊味。总务处黄副校长接到老师们的“报案”后,感到事件性质十分恶劣,偷笔还是其次,往杯子里撒尿就是极其卑劣的行径,真是太岁头上动土,是可忍孰不可忍。
  于是,总务处黄副校长立刻行动起来,第一时间搬出破案神器——视频监控,可是经过认真的查看,却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。看着破案神器也无能为力,黄副校长便在全校范围内作了大量的明查暗访,对一些重点对象进行了突击审查——罗艺当然是审查的重点对象之一,可是也是毫无头绪,找不到一点破绽。“案件”陷入了迷局,最后只能布置学校的保安员加强巡查与监控,静待破坏分子自投罗网。
  果然不出所料,在

|<< << < 1 2 > >> >>|


·上一篇文章:熊孩子(五)
·下一篇文章:熊孩子(三)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wpwx.cn/news/gushi/2068131016DEF021E77J984A8E76A4.htm